适逢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,记者来到网名虾蟹斋主的徐兴川(下称斋主)家中。此人是黄埔二代,其父徐文俊毕业于黄埔军校十七期炮科,家藏有较多荊楚壮士抗日的资料,也是少有的抗日期间黄埔军校有关分校的研究专家,曾接受过主流媒体专访,相关研究成果曾被萨苏等专家较多引用或编入书中。
记者说明来意后,斋主从书斋抱出一堆牛皮纸文件袋资料、《激情黄埔路》书稿、其父黄埔同学往来书信、黄埔同学自编诗选本、等放在记者面前。
展开剩余87%目瞪口呆的记者首先被一帧发黄的照片所吸引。这是一帧83年前珍贵照片,照片上面有清皙可见的原始文字:“军校十七期鄂籍同学留影,三一、六一六于王曲”。
徐文俊手稿
经斋主介绍,照片中的“军校”即中央陆军军官学校(通称黄埔军校)第七分校,因七分校总部地点为西安市王曲镇,故也称西安分校、王曲分校。“三一、六一六”为农历日期,即1942年农历6月16日(公历1942年7月28日)。这样得知,照片上文字意思为“黄埔军校第七分校湖北籍同学毕业留影,1942年农历6月16日(公历7月28日)于王曲镇”。
此帧照片中共有31人,其中学员29人,鄂籍教官2人。
坐在前排正中间的是两位湖北籍教官,年长的是战术教官周骏儒(浠水人,少校,保定军校一期毕业),年轻一些的是通讯教官姜哲(鄂州华容人,黄埔十二期毕业)。斋主有较为全面的周骏儒资料(见照片),但有关姜哲教官资料只有零星的一些(如抗战前后1944年仍在七分校任十九期通讯教官)。斋主曾受其父亲委托寻找姜哲教官,故在《鄂州日报》发文“姜哲教官,你在哪里?“,但结果仍不为理想。
其实,七分校十七期的鄂籍学员远不止照片中的29人(当的毕业的有第九总队988人、第十总队1220人、第十三总队1462人,仅第九总队就有鄂籍学员有46人),还有较多学员因各种原因没等到毕业就奔赴抗日前线,如蕲春籍的陈中熙(见照片,在缅甸先后负伤十二处)、浠水籍的陈昌盛(负伤六次)、英山籍徐汤铭等较多优秀学员于毕业前的1942年3月岀国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、浠水籍乐道章于毕业前两个月被挑选进入胡宗南待卫、1944年7月牲牺在豫中战场的郑贯之(浠水人,见照片),因病推迟于次年3月毕业也没参加十七期毕业合影。
1942年,是中国人民抗日的第五个年头,前线急需连排级干部的充实。照片中后排左三为徐文俊(斋主父亲,炮科、浠水人),左四夏奇峰(炮科、新洲人)等全部46人均于1942年8月1日分发到河南省多处的一线作战单位,其中徐文俊分配到孟津县沟口村炮三营,后参加了1944年5月开始的豫中中日大会战。
武汉籍张技术员(28岁、学校时与徐文俊同场打篮球),此学员与徐文俊一起参加1944年5月的洛阳保卫战后,在掩护14军的大炮撤退时遭遇日军,与炮连副连长李煜同学、十多名炮营技术人员、超过百名炮兵战士一同牺牲。洛阳血战后的1944年8月,徐文俊等12名炮科毕业生因会操作美制榴弹炮,而奉命星夜驰援著名的衡阳对日作战。在衡阳血战中,徐文俊亲眼见到诸多步科、通讯科同学火线提拔为副连长、连长,担任突击队长冲锋在最前线而壮烈牺牲。有资料表明,军校十七期有1/3的毕业生牺牲在1944年豫中对日主战场。
图为夏奇峰百岁时
最后,斋主拿出一份发黄的名单给我。这是黄埔军校七分校(西安分校)第九总队的湖北籍46人名单(含户籍地)。斋主说,这份名单中的他们,当年正值21一25岁的青春年华,将壮丽的青春献给了抗日救亡大业,值得我辈敬佩和怀念,他们是:
徐文俊(浠水)、夏奇峰(新洲)、崔正功(汉口)、蒋葆华(英山)周祖文(浠水)、徐镇淮(英山)、张弩(应城)、管铺(襄阳)、王平民(武昌)、汪景昱(浠水)、舒士明(蕲春)、丁志默(麻城)、金鹏(罗田)、周佩东(黄冈)、华秋尘(汉口)、万九华(黄陂)、倪子春(黄冈)、蔡汉廷(黄冈)、余佐英(黄冈)、徐卓凡(英山)、陈中熙(蕲春)、张德明(汉阳)、璩德华(枣阳)、乐道章(浠水)、王焕章(黄冈)、李卿(浠水)、余亚英(宜城)、余鹏程(黄梅)、杜诗圣(英山)、徐汤铭(英山)、陈昌盛(浠水)、邹王皋(襄阳)、张金海(黄梅)、操穉青(黄梅)、董家兰(枝江)、王华龙(监利)、陈宝昌(监利)、陈振中(孝感)、陈寿山(英山)、张云鹏(孝感)、金锰珩(黄冈)、刘祐元(黄陂)、胡明冀(孝感)、姜秉权(湖北)、傅纪卿(英山)、赵壁(孝感)。
附记:徐兴川为鄂州市农业农村局退休干部、正高级工程师/国贴专家,现为鄂州市武昌鱼产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首席科学家。因以《激情黄埔路》《熔炉铸军魂》《烽火缚苍龙》等专题,发表200余篇七分校研究文章,受到国内外的研究者和七分校后人的重视,曾接待众多黄埔二代的来访及主流媒体的采访,并为多名海内外黄埔二代提供其亲人资料,如服务过炮团团长姚盛斋、营长何炽成等人之孙辈、教官周骏如的儿、孙两代人从宜都专程来访,终于在我处找到周骏如先生唯一照片(上述合影)。
发布于:湖北省杠杠配资查询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